卢湾新闻热线

上海热点新闻

谈一谈酒文化

我想谈一谈酒,并非由于自己爱饮酒或对酒情有独钟,而是缘于深夜走廊里时常响起的沉重的跌跌撞撞的脚步声以及随即飘进来的无孔不入的酒精的味道。我知道,这一定是一位夜游神一样的酒仙回来了。我并不是多么喜欢关注邻人的举动,只是因为我住在楼房底层,又喜欢在夜深人静时读书,因此,走廊里的脚步声格外清晰,酒精味 也似乎格外浓厚,从紧闭的门缝弥漫进来,久久盘旋,不肯散去。于是,我突然想谈一谈关于酒的话题。

中国的酒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既称文化,便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及值得研究、探讨、挖掘的深厚内涵。自己深知以有限的学识毕竟无法从历史、文化、人文等等角度去探讨,只是因为每天身不由己生活在酒文化的氛围中,不知不觉间受到了酒精的熏陶,于是便极想随心所欲地想到哪儿写到哪儿,以表达自己对酒的肤浅认识及微妙感觉。

自古关于酒的诗篇、典故数不胜数,真是三天三夜都说不完,有粗犷豪放的,有凄婉动人的,有借酒抒发心志的,有借酒表达爱情的

······自古以来,可以说男女老幼,贵到帝王将相,贱到平民百姓都可以与酒有点瓜葛,只要不过度,与道德、礼仪并不相悖。和酒有关的词语也不胜枚举:“酒神”“酒仙”“酒徒”“酒鬼”是对不同境界饮酒之人的称呼。“酒好不怕巷子深”是一句俗语,说明虽然统称为酒,与人一样,其品质亦有高下。“酒足饭饱”何等享受,一定是很多人都向往的。“酒囊饭袋”、“醉生梦死”就是对无用及颓废之人的讽刺了。

“采天地之灵气,集五谷之精华”是一句关于酒的广告词,很精辟,也很优美。这样纯正的美酒确实是沟通情感的极好工具,小小的酒杯斟满美酒,在音乐一般清脆悦耳的碰撞声中,素不相识的相识了,不熟悉的熟悉了,新朋友加深感情变成了老朋友,老朋友友情进一步深化成了铁哥们儿。酒既可以增进友谊、联络感情,还可以化解矛盾隔阂,多少是非恩怨、爱恨情仇都可以在小小的酒杯中化干戈为玉帛,真可谓“一杯泯恩仇”,有什么话在酒桌上不能说呢?有什么事在酒桌上不能办呢?不管你信不信,酒确实能成就连飞机、火箭、大炮、装甲车都不能办成的大事。因为酒,人的思维可以异常灵活,人的语言可以异常丰富,说的动听的,说者表明了心迹,听者也十分受用,说错了话也不要紧,权当做酒后的醉话哈哈一笑了之。所以说,觥筹交错的夜晚是交际者的天堂,一番推杯换盏之后,又多交了几位朋友,又办成了白天办不成的事。因此,我完全能够理解深夜走廊里跌跌撞撞的脚步声,并且确信,无论是过去、现在和将来这种脚步声会继续此起彼伏、连绵不绝。

人的生活可以说处处离不开酒,接风要喝酒,送别要喝酒,团聚要喝酒,散伙要喝酒,悲伤时要喝酒,快乐时更要喝酒······北方人特别是内蒙人,更是将酒奉为待客的最高礼仪。每当有朋自远方来,不将客人灌得烂醉如泥,不省人事就不足以表达主人的好客和盛情。因此内蒙人的好客、盛情和善饮早就名声在外,八方传颂。特别是对远方来考察、投资的客商,几番车轱辘般轮番轰炸,几大碗下肚,再威风的英雄也得让他败下阵来。当他们弱不禁风的小身体被主人半搂半抱,几乎象小鸡一样任人摆布的时候,再请来乌兰牧骑的同志们载歌载舞,洁白的哈达一捧,锃亮的银碗一端,这阵势,再精明的商人也找不着北了,可以说,这时的酒无疑给远方的“座上客”来了个“下马威”:别看你们腰缠万贯,财大气粗,到了我们的地界,不服行吗?喝上几碗试试!

我不常饮酒,至今未能领悟酒的博大与精深,但是我想,酒带给人的一定是精神上,身体上双重的愉悦吧,否则,古往今来何以有那么多人对酒痴心不改、乐此不疲?酒带给人的快乐也应当是平等的,不言而喻的,无论是皇亲国戚还是山野村夫,酒平等地赋予了他们飘飘欲仙忘乎所以的感觉。喝酒之后,可以说自己想说的话,做自己想做的事,平时谨小慎微、唯唯诺诺的人也立刻变成了虎胆英雄,三杯酒下肚,真是扬眉吐气,神气得不得了,而平日铮铮铁骨的硬汉也因几杯酒而如痴如醉、柔情似水,于无声处,酒象个小妖精,颠倒了世界。但是,酒力散去,如梦初醒,一切都没有改变,生活还得继续。仔细想来,酒从来就没有改变什么,酒也从来就改变不了什么,只是因为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尤其在现代社会人人都带着一副面具生存,彼此看不出真实的喜怒哀乐,也看不透真实的内心和本性,而酒轻而易举地摘去了人的面具。原本可爱的喝了酒会更可爱,原本就不可爱的喝了酒会更不可爱。比如酒后倒拔垂扬柳、大闹五台山的鲁智深,比如酒后景阳冈打虎,醉打蒋门神的武松,酒使他们更凸显了他们的率性和本真。他们原本就是英雄,不是酒把他们变成了英雄。再比如喝了酒之后耍赖的李白“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瞧,才华横溢的诗仙原来也是一个可爱的不折不扣的老顽童。

都说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在我看来,一千个人饮酒也会有一千种境界。常常想到曹操“青梅煮酒论英雄”,烽火硝烟中难得的宁静时刻,曹操一语道破天机,以至于刘备吓得连筷子都拿不住了,那时的曹操怎能想到日后旷日持久的征战,哪有再次青梅煮酒的闲情?其实曹操是真正当之无愧文武双全的英雄,有几人能领悟和达到他“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这种境界的风流与豪迈?也想到水泊梁山的好汉们,大块吃肉、大碗喝酒,追求的不是富贵,不是荣华, 而是人人在内心都渴望的一种生存状态:自由与无拘无束。不仅是“醉卧沙场君莫笑”的武士,就连李清照、林妹妹这样生活精致的女子,都无法与酒绝缘,她们不是也时常饮酒、行令、做诗吗?酒一定寄托了她们无限的情思与哀怨。至于卤莽到酒后闯祸的更是不胜枚举。神通广大的孙悟空不就是喝多了琼浆玉液,搅了蟠桃会,踢翻了八卦炉,把天宫当成了花果山,以至于被压在五行山下五百多年吗?象李逵、张飞等等更是经常酒后忘乎所以,误了军国大事。还有许多帝王将相,由于沉迷酒色,忘了社稷,丢了江山。但是,丢掉江山罪不在酒,而是在人,是饮酒之人自制、自警、自省的能力太差,酒何罪之有?

每每看到饮酒之人满脸通红、满脸稚朴的亲切面容,我想到最多的人是李白,真希望他老人家能穿越千年悠悠岁月,来到我们今天的酒桌上“斗酒诗百篇”。真可惜他生的太早了点,否则他何以寂寞到“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呢!李白老先生如果置身今天的豪华酒店,不知会怎样兴奋呢,即使在当御用诗人的那些日子,他也绝不可能见到象今天这么多品牌和种类的好酒,而且,无须“呼儿将出换美酒”,现代酒店的殷勤服务,何须让他的儿子也跟着受罪,捧着酒壶躲在屏风后或者后厨房里等着他呼唤呢?我想他老人家一定会乐得合不拢嘴,大醉三天,然后诗句定会象清泉喷涌而出,倾泻纸上,流传千古。想到此,我最想做的事就是买上几坛上好的陈年美酒,到邮局投递,上书:唐朝李太白大人亲启。

扯的有点漫无边际,再回到酒本身的话题上来。因为饮酒之人的不同意愿,酒也被赋予了不同含义,人逢喜事的酒,缅怀亡人的酒,悲伤的酒,欢乐的酒,浇愁的酒······平生我最怕送别的酒,总有一种“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返”的悲凉,或者十里长亭依依惜别的感伤,这种古典情结在我心中根深蒂固挥之不去。其实现今通讯的发达,早已将天涯变为咫尺,可是,想到为了生存,劳燕分飞,天各一方,今日一别,不知何时再见,总是悲从中来。于是,我想,送别饮酒是否有这样一层含义:喝吧,醉了更好,这样可以暂时忘却执手相看泪眼,无语凝噎的悲伤和惆怅。

由于缺少与酒相关的文化底蕴,坐在酒桌前的我总是沉默寡言,可是心中却总是浮想连翩。我想嗜酒之人必定是将酒当成一本书来读,书中有的,酒中同样也有,颜如玉、黄金屋、万钟粟一样都不会少。饮酒之人也必定是达到了他人无法达到的境界。否则,饮酒之后何以千姿百态,让人匪夷所思。对饮酒之人我无权妄加评论,我愿意相信他们是精通音律的风雅文人,抚琴高歌,轻风吹起他们宽大的衣袖,更添几分仙风道骨。我愿意相信他们是武功超群的侠客,来无影去无踪,拔剑起武,衣裾飘飘,风流倜傥,玉树临风。我愿意相信他们是侠骨柔情的武士,身怀绝技,力拔千钧,并且每人都有一段英雄救美的千古神话。我更愿意相信他们是诗人,万千情感有感而发,万千诗句澎湃在胸,才情似行云流水,有李白的狂放不羁,有陶渊明的闲云野鹤,有苏东坡的豪放稚朴,有柳永的缠绵悱恻······真希望因为酒,男人更添几分豪侠英武,女人更添几分林妹妹式的娇羞,男人的钢筋铁骨,女人的千娇百媚都化作缠缠绵绵的绕指柔······那首歌唱的好:“不醉不罢休,东边美人西边黄河流······”又扯远了,还是李白他老人家说的透彻: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酒真是赋予人无限遐想的空间和可能,想说的很多很多,以上三言两语什么也没说清楚,而且毫无层次与章法,权当做酒后的闲言碎语或胡言乱语,就此打住。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    2023年2月    »
12345
6789101112
13141516171819
20212223242526
2728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
网站分类
搜索
最新留言
    文章归档
    网站收藏
    友情链接

    Powered By Z-BlogPHP 1.7.2

    Copyright Your luwan.sh.cn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