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湾新闻热线

上海热点新闻

一口五寨话的老外,一段基督教的简史


王给灵牧师、耶林女士与女儿哈拿、儿子约珥在五寨教堂合影


民国8年,即1919年,瑞典传教士理查德·义传真和埃娜·理查德夫妇及两个女儿来五寨传教,这是五寨基督教传播的开始,距今整整一百年了。

最初接受基督教信仰的五寨人有贾常云、田玉成、邢世众、刘根秀、郭朱及白升夫妇等人,并建立了五寨基督教会,当时全县约有20余人参加了教会。


五寨基督教信徒


是年,由瑞典国信徒出资,在五寨县城南街西六道街口购买了一处民房,改建为教会用房,共计21.5间。有教牧人员住房、食堂、讲经室、钟楼、马厩等。后又向夏姓人家以一千大洋典当东六道街朝街院落为教堂即福音堂。1919至1921年间,县城、三岔、前所、右所、峤峪、西寺儿沟、青杨岭、小寨等村镇,都有了信徒。


孙牧师 安教师


1922年,瑞典人王给灵(中文名)牧师来到五寨,翌年与一位叫安娜的传道士结婚,安娜1926年死于伤寒病,葬在神池教会墓地。


高牧师 卜教师


1923年起,瑞典人杜满顺(中文名)牧师夫妇来到五寨、神池一带传道,康牧师、孙牧师、安教士等(姓名不详)先后相继来五寨传道。


王给灵牧师1930年拍摄的教堂外面的五寨南大街


1929年,王给灵牧师与耶林女士结婚,1933年他们的女儿哈拿在五寨出生,哈拿在中国生活了14年,其中绝大部分时间是在五寨度过的。1947年,哈拿随父母回国,她一直对她的出生地五寨充满留恋,他们一家人常常在一起用五寨方言交谈,以此怀念在五寨的日子。在回国38年后的1995年,这位国际友人踏上了生她养她的土地,截至2005年,哈拿与家人先后五次回五寨探访,使中瑞友谊增加了色彩。


聚会后信徒们在教堂吃饭


1939年,哈拿的弟弟约珥出生,两年后离世,葬于神池,王给灵牧师的两位亲人死在五寨。王给灵牧师在中国传道25年,毕生献给基督教事业。他喜欢唱赞美诗,擅长医学,他们夫妇常常无偿帮助一些穷困百姓,并为他们接产、拔牙、医治毒疮等疾病,留下很好的口碑。


教会院内晾洗的床单被罩


抗日战争期间,教会做了很多有益于人民的事,如给八路军伤员包扎、换药、缝合,救治了很多八路军战士;又如当日寇飞机轰炸的时候,教堂就升起瑞典国国旗,飞机就不敢贸然投弹,保护了人民群众的生命。



从1923年开始,教会培养了许多本土传道人,早期的田玉成、贾常云、邢世众、郭朱,后又有邢国巩、王克勤、张国节、王桂香、徐静荣等人。


2005年哈拿回五寨探访

1945年五寨解放,外国传道士陆续回国,教会停止了聚会。1947年,王给灵一家经北平乘飞机取道香港回国。在香港,受到瑞典国王卡尔·古斯塔夫·玛罗森的迎接。


2005年哈拿回到五寨看望小时候的朋友


1979年改革开放后,中国各地的基督教会陆续复堂。五寨教会也由王克勤、王桂香等信徒发起复堂。


哈拿夫妇与小外孙


一口五寨话的哈拿


1999年5月,经县委、县政府及相关部门协调,将原属教会的4间房屋(约50平方米)归还教会使用。同年6月,教会迁回原址。

2003年3月1日,忻州市宗教局向五寨基督教会发放了《宗教活动聚会点许可证》,教会地位合法,受国家法律保护。


哈拿父亲王给灵牧师拍摄的五寨农耕景象


2005年秋,由于信徒增加,教堂狭窄,不能满足聚会的基本需要,五寨教会由信徒出资购买了县城西三道街民房院落,即现在教会的所在地。

五寨基督教会严格按照圣经的教训建造教会,教导信徒,爱国爱教,抵制异端,反对封建迷信,促进社会和谐,倡导文明进步。五寨基督教堂成为信徒聚会礼拜的场所,连年被政府授予“先进宗教活动场所”。


来源:五寨史志 忻州记忆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    2023年2月    »
12345
6789101112
13141516171819
20212223242526
2728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
网站分类
搜索
最新留言
    文章归档
    网站收藏
    友情链接

    Powered By Z-BlogPHP 1.7.2

    Copyright Your luwan.sh.cn Rights Reserved.